推广 热搜: 京东  联通  iphone11  摄像头  企业存储  XSKY  京东智能采购  iPhone  网络安全  自动驾驶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鲲鹏和昇腾众智计划为人才培养播撒“创新火种”

   日期:2021-06-01     作者:itcg    浏览:294    我要评论    
导读:创新之道,唯在得人:鲲鹏和昇腾众智计划为人才培养播撒“创新火种” 作者:任新勃 【原创】 2021-04-09 22:45:13关键字: 鲲鹏 开源 人才培养汇聚科技创新人才,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不仅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一脉相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

汇聚科技创新人才,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不仅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一脉相承,而且对于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十分重要,可以看到打造适应数字时代的人才培养的创新已成趋势。

探索人才培养创新正当时

从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角度看,得益于中国庞大的市场空间,我国应用软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AI框架等在内的基础软件仍然相对薄弱,需要大力推动其发展。

作为产业“根技术”的操作系统、数据库、AI计算框架等基础软件,更是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做长期研究和探索。正如华为计算产品线总裁邓泰华在4月7日的2021年中国软件产业年会上分享的观点:基础软硬件创新的“深度”,决定了产业发展的“高度”。当前,对操作系统、数据库、AI框架等基础软件需要加大投入,坚持创新,以构筑产业持续发展基石。

“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聚集人才,而人才又激发创新,引领产业持续发展。人才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我们发展计算产业,一直把人才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邓泰华分享了华为的人才创新培养理念。

而过去一年,我们看到华为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创新,通过重点聚焦高校、科研和开发者领域,立足基础软件产业生态来系统化和全局性部署人才培养。

针对人才发展的不同阶段,华为推出组合拳

数字时代的人才培养,既需要基础理论灌溉,又需要对接产业界科技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多方协同、优势互补、构建良性的人才生态与培养体系,激发基础教育与产业的持续活力。从这个角度看,华为对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具有一定的标杆意义,特别是创新地摸索出了人才培养的全局部署和系统化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全局部署,打造全新人才输出模式

华为与教育部合作,共同成立“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以鲲鹏、昇腾和华为云为技术底座,建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产学研协同为计算产业推广及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2020年以来,教育部-华为联合启动 “智能基座”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目前已经覆盖超过70所高校,未来5年,将逐步覆盖超过2700所高校、高职、高专院校。

“去年我们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了六本教材和系列教辅资料,未来,我们还将发布超过三十门系列化的鲲鹏、昇腾专业教材。让鲲鹏、昇腾成为计算机、软件工程、信息化专业与人工智能等高校理工科专业的必备技能,为软件产业持续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邓泰华分享了华为2020年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具体举措。

比如华为建立了完善的学习体系帮助广大开发者掌握基于鲲鹏平台的开发技能,帮助开发者了解鲲鹏体系的基础知识、软硬件产品等内容。同时,华为云学院的云端实验室已陆续推出鲲鹏相关的在线实验项目,在线指导开发者运用鲲鹏弹性云服务器安装、部署、测试项目,使开发者快速上手鲲鹏弹性云服务器。

当前华为与国内几十所重点高校开展了基于昇腾软硬件平台的深度合作,开展了基于昇腾全栈的理论教学、实验实训及人工智能技术合作项目。

系统化人才培养,实现职业成长循环模式

2019年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正式发布了“沃土计划 2.0”,从“硬件平台、课程、案例、赋能、联盟、社区、竞赛、激励”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从课程改革、师资培训、软硬件资源、创新实践等角度系统化制定了面向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扶持计划,并提供相应的资源、资金和生态的支撑。

这其中包括了联合开展鲲鹏、昇腾高校师资培训,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系统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等来提升师资力量,通过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加速职业培训认证促进人才价值提升。

同时,华为支持高校建设融合昇腾、鲲鹏等最新产业技术的核心课程和数字教学资源,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可共享的课程、教材、教学案例等资源并推广应用。

除此之外,华为还提供昇腾、鲲鹏的软硬件资源,支持高校建设实验室、实践基地等,提高高校实践教学质量,同时支持高校设立俱乐部或社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实践、开发者大赛、技术沙龙等相关活动。

而针对作为“鲲鹏+昇腾”计算产业灵魂的开发者发展方面,华为通过与全国各地创新中心共同聚集产业生态力量,逐步完备开发者人才培养建设,为打造基于鲲鹏的产业生态系统奠定基础。可以看到华为通过扩大并深化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范围和机制,系统化的从产业驱动的知识体系和产教融合的人才体系构筑人才生态,来激发产业变革。

2021,两大众智计划再助力人才升级

最强的智是众智,最大的力是合力!

2021年中国软件产业年会上,华为正式发布“鲲鹏众智计划”和“昇腾众智计划”,包含500+任务包,超过1亿的激励奖金,汇聚产业界的智慧和力量,加速基础软件关键技术的创新和突破。

鲲鹏、昇腾两大众智计划是华为围绕鲲鹏、昇腾基础软件平台推出的生态合作计划,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吸引高校、企业、个人开发者加入,共同开发加速库、工具插件、算子、网络模型、行业参考设计等。依托众智计划输出的创新成果,将在社区开源、开放,与全产业链成员共享。

一直以来,华为聚焦鲲鹏和昇腾基础软硬件创新,开源操作系统openEuler、企业级数据库openGauss和全场景AI计算框架MindSpore,推动社区发布技术领先的软件版本;开放鲲鹏应用使能套件BoostKit、昇腾应用使能套件MindX和全流程工具链(包括鲲鹏DevKit和昇腾MindStudio),实现极致性能和极简开发。这些创新是全产业链共同的财富,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欢迎广大开发者访问鲲鹏社区和昇腾社区,了解众智计划详情。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鲲鹏和昇腾众智计划为人才培养播撒“创新火种”

星火燎原,期待更多业界引领者

长期以来,我们谈ICT产业,一直是围绕技术、产品研发等角度去谈创新。如今身处数字经济驱动经济增长、算力成为生产力的重要时期,要想实现在基础软件等关键领域的突破,人才、资金、时间、市场等因素缺一不可,而创新的人才培养无疑是构建全新数字世界和智能世界最根本的条件。

我们看到,基于全局部署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化模式,华为探索出了从生态闭环、开发者技能、职业成长的人才创新的循环之路,通过系统化的人才培养实现华为和人才的互相促进。

特别是华为通过开源的方式把自己多年来构建的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AI计算框架能力开放出来,以及华为在人才培养创新的持续探索。一方面释放华为自身的计算能量,一方面释放的全社会的知识能量,这种融合所迸发的价值值得我们展望。

相信不仅对于整个软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更是为软件产业的创新提供更澎湃的人才动力,对于华为而言,培养更多的软件人才不仅是华为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更是推动我国整体人才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最终为我们国家构建高质量的数字世界打下更好的基础。

根深才能叶茂。笔者也呼吁,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生态的共同发展,希望各个伙伴共同努力,繁荣软件产业新生态,共创数字经济新未来!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头条阅读
推荐图文
相关资讯
网站首页  |  物流配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47533号-2
Processed in 0.041 second(s), 12 queries, Memory 1.4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