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京东  联通  iphone11  摄像头  企业存储  iPhone  XSKY  京东智能采购  网络安全  自动驾驶 

人脸背后的“AI大数据”,为了信息安全,出门前请注意保护你的脸

   日期:2021-04-17     来源:科学放大镜    作者:ITCG    浏览:449    我要评论    
导读:信息安全有关的消息月月有,最近真的特别多,且大多数都与“个人信息安全”有关。

信息安全有关的消息月月有,最近真的特别多,且大多数都与“个人信息安全”有关。

4月6日,工信部下架了屠龙破晓、迅捷PDF转换器、计步赚钱、一键卸载大师、全能扫描王等60款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

今年3·15晚会上,央妈点名了包括科勒卫浴、宝马、江苏大剧院在内的20多个知名品牌或机构,通报它们通过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非法采集消费者人脸信息的事实。

几天前,“人脸识别第一案”终审判决,很多有影响力的官媒都在发表意见。

在3月份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网络安全”被提及了14次,“数据安全”被强调了4次。

在不知不觉间,一场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拉锯战其实已经打响了。

为什么称信息安全是“拉锯战”呢?

个人数据、个人信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隐私;但对商家、对企业来说,掌握客户的年龄、身份甚至日常喜好和消费习惯,是一种资源,也是白花花的钱。

正因如此,在大众认知到自己的信息的重要性之前,甚至在国家明文规定、出台有足够约束力的法律条文之前,有关信息安全和隐私侵犯的问题都会一直存在。

生活中越来越滥用的“人脸识别摄像头”,可以不经允许,自动捕捉并记录人脸信息,为每一个消费者建立档案,形成商家的大数据资源。

随着经济生活数字化的不断深入,互联网企业甚至能通过数据整合,掌握用户的性别、年龄、家庭职业、甚至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数据,精准地描绘出部分用户的“数据画像”,在这些数据面前,我们将毫无隐私可言。

如果这些数据是被用来为顾客精准推荐商品的,其实还能接受;但如果这些信息不能被有效保护,被不法分子获取,被收集了数据的顾客的隐私安全,甚至是财产安全,无疑将面临风险。

当然,面临最多数据安全挑战的还是手机。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早已身兼多职,在我们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出行时,它是导游+导航仪;

办公室,它是文件库+办公工具;

宅家时,它又是电视机+游戏机;

买东西时,它还能充当账本+钱包……

手机里藏着的个人信息之多,隐私信息之重要,不言而喻。毫不夸张地讲,透过小小的手机,现代人身上所有的秘密都将被洞悉。

也正因如此,各大手机厂商们把“数据与隐私保护”看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也就成为了品牌手机的一大卖点。下面,咱们不妨以OPPO新推出的Find X3系列手机为例,来盘一盘国产手机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

很多人都知道Find X3系列的“10bit色彩全链路”,殊不知Find X3还为用户打造了一条涵盖了系统——数据——APP——通信——网络等在内的“安全与隐私保护体系的全链路”,这条防护全链路,可以为用户打造一个从终端到交互的安全防火墙。

从数字密码,到手势图形,再到指纹解锁、人脸识别,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钟爱的手机解锁方式;Find X3在解锁方式上又玩出了新花样,准确说是暗藏玄机。

在同一部手机上,通过不同的指纹或密码,你可能进入的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在数据上完全也是独立的系统,这就是Find X3在系统层面的防护——系统分身。

有了系统分身,家里有孩子的用户,再也不会担心孩子玩自己的手机,因为你可以单独给他设定一个场景;想要工作和生活分开的用户,也可以将两个系统分别设置为生活和办公。

两个系统互不干扰,既能保护隐私,又能兼顾生活和办公。

除了系统分身之外,Find X3还有一种系统层面的私密防护——隐私保险柜。

这种功能可以在系统层面将要隐藏的内容,从文件管理器和相册剥离出来,放到“保险柜”里;这个保险柜里的内容一方面能避免不相干的人窃取,另一方面,用户又能在需要使用时快速调阅,既安全放心又操作简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手机系统上虽然都有一个功能叫“权限管理”,但这种权限管理开始对一部分APP失效。因为有越来越多的APP在下载使用过程中,往往要求用户在“授权”和“退出”之间做出选择,这无疑是对隐私权赤裸裸的侵犯。

针对这种情况,Find X3系列开发了一种数据层面的防护——隐私替身。

开启隐私替身,APP读取用户个人信息时,即使是获得权限,系统也会向其返回空白信息,既保证了软件的正常使用,也确保了个人信息数据不被泄露出去。这个功能厉害了!

在APP层的安全防护上,Find X3更是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与“流氓软件”做斗争。

首先是严格管控软件商店的上架资源,对已经上架的资源,用户可以随时举报应用是否有广告、扣费、病毒等不安全内容,OPPO还会进行人工抽查,并进行系统侧的实时技术监测。对不遵循约束、损害用户利益的APP恶意广告,付诸法律手段。

就在不久前,OPPO刚刚传来了告赢恶意APP的捷报,这在行业里也属于是首次。

对“流氓软件”在后台违规调用麦克风和摄像头的情况,系统会直接发出状态栏提示,除非用户授权,第三方APP无法在手机后台录音、拍照、录像。

对于调用用户的位置信息、上网记录的情况,后台会保存30天的权限使用记录,用户能通过“设置-隐私-权限管理-更多-权限使用记录“实时监测所有手机应用读取手机信息的动作,软件使用是否异常,一目了然。

除了这些功能之外,还有很多实用的防护功能,如:在APP安全层面的“应用锁”和“应用隐藏”,在通信层面的“伪基站拦截”,在网络安全方面的“ 支付保护”和“网址安全检测”,这些强大且实用的功能,共同构筑起了一个手机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闭环。

哪怕手机厂商们在很多方面的防护做得已经相对完善,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

毕竟窃取信息的方式五花八门:诈骗软件在日益演变、手机木马层出不穷、通信和网络上的可操作空间防不胜防。因此,我们在选用防护性好的手机的同时,也得尽量避免手机信息泄露可能性相对大的操作。

谨慎使用,未经加密的公共网络设施;不乱点和乱扫,来历不明的链接和二维码;最好关闭位置信息、附近的人等容易泄露个人隐私的功能……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流量无故变大,一定要及时检查,必要时可能还需要删除某些程序。

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人经历过”的年代,任何人可能都预测不到在未来会发生什么。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大数据面前,人会越来越弱势,个人信息透露越多,人越容易被预测和锁定、也就越透明。

在信息安全的状况明朗之前,还是先做好自我防护比较靠谱!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头条阅读
推荐图文
相关资讯
网站首页  |  物流配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4753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