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是支撑“网络强国”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础,在推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球各国尤其是美国、欧盟、日韩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积极进行战略布局,以期把握未来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主动权。据了解,2018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已经达到70亿台;到2020年,活跃的物联网设备数量预计将增加到100亿台,到2025年将增加到220亿台。
从产业规模来看,全国物联网近几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同比增长36.9%,其中传感器产业突破1200亿元,RFID产业突破300亿元;2014年,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24%;截止到2015年底,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增至7500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
十三五以来,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到2018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43万亿元。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物联网终端用户已达4.65亿户。未来物联网市场上涨空间可观。预计202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预计“十三五”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近几年来,物联网概念加快与产业应用融合,成为智慧城市和信息化整体方案的主导性技术思维。当前,物联网已由概念炒作、碎片化应用、闭环式发展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与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深度交汇,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从产业链来看,中国已形成包括芯片、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运营、应用服务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各关键环节的发展也取得重大进展。M2M服务、中高频RFID、二维码等环节产业链业已成熟,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具备一定优势;基础芯片设计、传感器制造、智能信息处理等相对薄弱环节与国外差距不断缩小,尤其光纤传感器在高温传感器和光纤光栅传感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物联网第三方运营平台不断整合各种要素形成有序发展局面,平台化、服务化的发展模式逐渐明朗,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物联网产业链上游分析
物联网上游是感知层,在感知层,主要的参与者是芯片厂商、模块厂商和设备制造商。物联网芯片领域关注多的是传感芯片和无线通信芯片。物联网芯片供应环节包括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测试;传感器类型主要包括惯性传感器、环境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麦克风等;无线模组包括通信模组与定位模组。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物联网上游感知层主要涉及相关企业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物联网产业链中游分析
物联网的核心网络不是目前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也不是以互联网业务特点复制的网络形态。虽然很多公司看到了物联网络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布局,但大部分都还处于试验阶段,很多运营商也只是象征性地将物联网作为移动网络上的一个附属服务。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物联网中游传输层主要涉及相关企业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物联网产业链下游分析
在物联网产业下游应用层,有三类角色:云服务商、方案厂商和系统集成商。云服务商是物联网技术生态链上的新角色。云服务的投入和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目前只有少数几家以物联网云服务为主营的提供商;方案厂商是由技术领域向行业领域扩展的这样一类厂商。它们会了解行业需求,与设备厂商沟通,终给出合理的方案;一个系统集成商依据对物联网的某一行业某一领域某一个案例的深入研究就可以将物联网技术发挥出来,并以此为突破将物联网技术发挥到整个行业。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下游应用层主要涉及相关企业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产业应用情况来看,市场需求、成本、标准化、技术成熟度、商业模式是影响物联网应用规模化推广的主要因素。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在物联网各领域中,M2M和车联网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内生动力,全面推广的各方面条件基本具备,成为物联网应用的突破方向。
目前,物联网主要应用于个人、办公、汽车、物流、消费、资环、家庭、工厂和城市九大方面,全球物联网产值4—12万亿美元,涉及生活与工作方方面面。其中,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穿戴、智能医疗市场可期。
物联网九大应用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