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京东  联通  iphone11  摄像头  企业存储  iPhone  XSKY  京东智能采购  网络安全  自动驾驶 

应急产业规模显著扩大 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日期:2020-04-04     来源:中研网    作者:itcg    浏览:470    我要评论    
导读:近年来,我国先后成功处置了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大限度减少了生命财产损失,维护了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在上述应对突发事件措施和全社会不断增长的公共安全需求推动下,涌现了一批从事应急产

近年来,我国先后成功处置了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大限度减少了生命财产损失,维护了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在上述应对突发事件措施和全社会不断增长的公共安全需求推动下,涌现了一批从事应急产品研发、生产和提供应急服务的企业,催生了应急产业。

全球应急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呈现比较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美国、日本等国家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因此历史上遭受的自然灾害要比世界其他地区要多得多,因此,这类国家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发展应急产业,因此应急产业的起步较早。另一方面,部分国家虽然处于自然灾害或者人为造成的灾难比较多的地区,但受制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局限,应急产业的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由于应急行业的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因此衡量应急行业的发展水平实际上是在衡量整个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因此,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应急产业的产业链体系不完备,发展比较落后。

应急产业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物质和技术保障,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各项政策、规定的不断出台,近几年发展迅速,被认为是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在未来的20年内,应急产业将高速增长。当前,发展应急产业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产业发展势头加快。应急工作实践使地方各级政府越来越认识到发展应急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广东、安徽、重庆、浙江等地方政府,结合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将应急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支持,一批产业基地正在形成。近年来,我国应急产业快速兴起并不断发展,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估算,我国消防安防、应急通讯、防灾减灾、反恐等领域的应急产品和服务产值达到近万亿元。2014年国办发布的《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应急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应急产业规模显着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自主研发的重大应急装备投入使用;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发展一批应急特色明显的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为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支撑,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的发展目标。

一、2016-2017年全国应急产业规模分析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应急产业培育与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9年)》中提出:力争到2019年,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集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规模明显壮大,培育10家左右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建设20个左右特色突出的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应急服务更加丰富,完成20个以上典型领域应急产品和服务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建设30个左右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基地,基本建立与应对突发事件需要相匹配、与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相适应的应急产业体系。截止2017年底,已经公布了第二批应急产业示范基地5家。

图表:2014-2017中国应急产业年市场容量及增长分析,数据来源:工信部、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数据测算

应急产业从功能定位上与节能环保产业类似,是为满足某一方面社会需求而产生并得到快速发展。这个定位表明,应急产业是综合性产业,具有行业交叉特点,涉及装备、材料、医药、轻工、化工、电子信息、通信、物流、保险等,以专用产品和服务为主。应急产业虽使用“应急”,但基本涵盖了消防产业、安防产业、安全产业、防灾减灾产业、信息安全产业、公共安全产业、紧急救援产业等。据国家相关部委测算,2014年我国应急产业市场年容量约5000亿元,如果包括所带动的相关产业链,市场年容量约10000亿元。到2017年,全国应急产业年市场容量将增长至7420亿元,市场容量将在“十三五”期间持续扩大,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二、2016-2017年全国应急产业变化趋势

近年来,应急产业发展在产品、技术、服务和装备上取得的巨大进展,已在“尼伯特”台风、盐城风雹等各类灾害中得到显现。应急产业发展基本状况表现为:,发展势头迅猛,初具规模。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企业发展应急产品的热情高涨,应急产业体系已成雏形,某些地方开始建设应急工业园区和应急产业基地;第二,大力发展已成社会共识。应急产业政策的推动和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实践,也使得社会和公众意识到应急产业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第三,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应急产品逐渐从“有形”向“无形”扩张,例如,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灾害分析、利用物联网进行大坝防护等;第四,应急保障功能得到表现。

应急产品带来的预警与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应急物资的及时性、救援处置的有效性、灾后重建的保障性等,是提高应急能力的关键。例如,在汶川地震中,救援车、移动板房、应急帐篷等,王家岭矿透水事故中,钻机、用于排水的大水泵等应急工具,对突发事件中顺利救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原标题:全国应急产业规模分析)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头条阅读
推荐图文
相关资讯
网站首页  |  物流配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47533号-2
Processed in 0.218 second(s), 11 queries, Memory 1.4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