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京东  联通  iphone11  摄像头  企业存储  iPhone  XSKY  京东智能采购  网络安全  自动驾驶 

现代化应用需要一个怎样的云原生平台,来看看华为云的答卷!

   日期:2021-10-14     作者:itcg    浏览:415    我要评论    
导读:现代化应用需要一个怎样的云原生平台,来看看华为云的答卷! 作者:任新勃 【原创】 2021-09-24 19:24:49关键字: 云原生 华为云那么云原生如何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华为云原生2.0战略之后,又有哪些新的进展?华为云PaaS服

新技术的应用,在新冠疫情的防控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与时间赛跑的时候,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健康码”、疫情实时报告等系统的快速上线,精准的把握了疫情扩散态势,极大的提高了全社会对疫情实时动态的了解。比如在疫情期间,华为基于云原生平台下的FunctionGraph开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实时播报”手机快应用,仅仅用了1天部署上线,目前已经拥有7亿月活量。

事实上,疫情防控仅仅是云原生技术利用的一个缩影,如今基于云原生架构的数字化转型正在重构千行百业,同时现代化的应用也在推动云原生迈入新阶段。

那么云原生如何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华为云原生2.0战略之后,又有哪些新的进展?华为云PaaS服务产品部部长徐峰分享了他对云原生的理解,以及华为云最新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

满足现代化应用,云原生架构具备天然优势

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入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传统应用单体架构厚重、烟囱式架构等带来的一系列应用层面的问题,这几年基于云原生技术因为对现代化应用的支撑,成为现代化应用的优先选择。首先,现代化的应用在业务设计上已经是基于云原生的基础架构而设计,一些技术瓶颈包括云弹性、高可靠、安全问题就已经天然解决。其次,本身云原生基础设施,技术发展很快,业务加速迭代,成本大大降低,能够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到行业发展的红利。第三,我们也看到,云原生的聚集能力,目前已经聚集了很多行业伙伴和客户,来共同推动业务创新,如今,云原生已经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更是成为一种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的理念。

这其中,华为也在和产业、伙伴一起推动云原生发展,2021年4月,由华为云与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云原生2.0 白皮书》中提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需要让业务能力生于云、长于云,由现在的ON CLOUD 进阶到IN CLOUD。

云原生架构可以让业务能力生于云、长于云,同时基于云构建的新生能力与既有能力有机协同。生于云是指基于云原生的技术、架构和服务来构建企业应用,长于云是指充分利用云的优势来助力企业应用和业务发展,将企业的数字化建设、业务智能升级带入新阶段,这就是华为云所说的云原生 2.0 时代。

数字化浪潮下,企业IT优化向数字化转型演变,政企在新基建的推动下,正式走进了云原生时代,拥抱以容器、微服务、DevOps为主的云原生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 通过使用微服务、Serverless(无服务器)应用架构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把应用拆分为能独立快速发布的软件模块,实现应用快速迭代,也无需过多关注底层资源和运维工作,让开发人员能够聚焦于应用和创新。

华为云在云原生2.0基础上继续深耕,为现代化应用赋能

云原生天然优势加快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但企业依然面临的许多挑战,目前企业在构建现代化的应用过程中,无论从架构和设计还是开发运维以及数据治理方面,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应用的要求。扩容时间长、可靠性低、上线周期长、安全性弱、治理复杂等企业现代化过程中新问题的出现,都使得企业无法快速响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用户需求。

华为云最新的理念是,基于现代化的应用,华为在对基础设施现代化也就是云原生2.0的基础上,从在架构与设计,开发和运维,以及治理和运营角度实施改进来适应现代化的应用发展趋势。

在Cloud 1.0时代,云主要提供的是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服务,最大的特征是以资源为中心。发展到Cloud 2.0时代,以云原生技术为核心,容器、微服务、DevOps、声明式API被普遍采用,这时的云以应用为中心,业务要内生于云。

现在,云计算的发展进入到Cloud 3.0时代,Serverless、分布式云成为其主要特征,云服务商要做的是助力客户打造资源无感、无极弹性、免运维的现代化应用。

现代化应用需要一个怎样的云原生平台,来看看华为云的答卷!

徐峰表示:“基于华为20多年的数字化实践经验,华为云提供基础设施、领先的应用架构设计、敏捷的开发运维和可视化治理运营4大具体实践框架,帮助企业应用走向现代化,实现应用敏捷。”

根据业界报告预测2026年,全球80%的企业将会采用Serverless 部署应用。可见,Serverless 是云原生必然发展趋势。技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从微服务化向Serverless化演进,真正开启了全新的无服务器时代,能够为用户带来极致体验。

“Serverless让开发人员不再感知底层资源,自然也无需关注资源的分配和运维,只需要聚焦应用业务本身。Serverless实现了更极致的弹性,从秒级演进到毫秒级,符合更多弹性低时延的应用场景;Serverless从开发服务到开发函数和编排函数,上线不在关注运行态的环境搭建,上线周期从周到天。”徐峰谈到。

通过服务化架构、Serverless等技术架构对应用进行改造,让紧耦合的应用逐步解耦开来。再通过应用框架对新模块注入双活和容灾能力,大幅提升应用的可靠性。

敏捷与安全不冲突,华为云打造现代化的开发与运维模式

而在开发与运维现代化中,要让云原生应用既敏捷又安全的交付,开发交付模式必须转变为以DevSecOps开发运维安全一体化模式,让开发和运维全面自动化,实现周或天级别的上线,同时将安全内置在开发运维中。

“华为云打造了DevSpore开发框架,再结合在低代码领域,华为云AppCube能提供大量的页面组件、服务连接器、典型应用模板等应用资产,数万的华为研发员工将各类应用从设计、开发、测试、运维到治理的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中的实践总结成数十个规范,并将这些规范变成应用开发的基本要求,满足了业务应用的迭代速度,同时也保证了流程的安全。”徐峰谈到。事实上,华为云的技术充分运用到了实践中,目前物流领域的龙头企业使用了华为云云原生解决方案,保障 120 套应用系统全面上云;全流程云原生 DevOps 平台,研发系统从需求设计到上线端到端线上化,全流程上线时间从 2 天缩短到 1 小时,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云原生架构与区块链技术优势互补,助力企业应用治理与运营现代化

目前应用现代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首先,企业面临新老应用并存,多样的业务和数据接口标准并存,公有云、私有云、边缘云、传统IDC等多种基础设施并存等挑战,如何实现跨云跨域联接企业新老应用的同时,还保证了新老应用的历史投资的资产成为企业面临的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云原生与区块链结合成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就像前面提到,云原生因为具备天然的云弹性、快速迭代等优势让企业无需关注底层资源和运维工作,可以让企业更聚焦于应用和创新。而区块链新技术最关键的特征就是可信、安全、透明。

华为基于云原生和区块链技术打造了全域融合集成、应用资产管理、区块链等方案将帮助企业走向应用治理与运营的现代化。这些方案包括:

全域融合集成方案ROMA Connect,跨云跨域联接企业新老应用,让新老应用并存演进,保护历史投资的资产。

统一数字资产运营中心ROMA Exchange将数据、应用、API、集成、模型等资产沉淀在平台上,让应用资产有序地开放和分发。

应用可信ROMA BCS区块链服务实现应用间的数据可信交换和处理,让数据流动合规可追溯。

最后通过ROMA Lab开放生态平台,来联合伙伴快速融入并持续创新行业应用。

现代化应用需要一个怎样的云原生平台,来看看华为云的答卷!

目前,华为云区块链在7大行业领域70多个项目中得到应用。比如在红酒领域,市面上的假酒不尽其数,法国对外贸易顾问委员会(CNCCEF)在一份报告中声称,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每两瓶法国葡萄酒中就有一瓶是假冒的。区块链技术让追溯葡萄酒的真实性、减少葡萄酒欺诈变成了可能。华为云区块链在华为内部服务莫塞尔的红酒供应链,支持了10W+红酒产品信息并发上链,对红酒的生产、转运、检测、清关等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跨境溯源,  确保货源的真实性,让消费者放心购买。

徐峰最后分享了云原生架构在区块链应用方面的优势,“从技术特征来看,云原生具有极致的弹性能力、故障自愈能力以及大规模可复制能力;从应用价值来看,云原生实现了异构资源标准化,加速了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提升了业务应用的迭代速度,云原生基础设施也成为区块链发展的强大引擎。”徐峰表示,华为云希望业界能够大力探索云原生与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共同构建新的数字生产力。

可以看到,现代化应用为今天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面向应用现代化未来发展趋势,我们不仅要打造一个现代化的云原生架构来支撑,同时要考虑到新旧应用的融合发展和长期以来积累的数据资产安全等,而华为云全方位考虑到现代化应用对于架构、开发、运维、治理的需求,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架构体系,针对不同的客户诉求,提供面向容器、面向应用、面向函数的多种托管和治理能力,华为云希望打造全栈全场景的能力,打造统一的托管和治理底座,给用户带来简单一致性体验的同时获得华为云不断进化的高阶服务。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头条阅读
推荐图文
相关资讯
网站首页  |  物流配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47533号-2
Processed in 0.041 second(s), 12 queries, Memory 1.5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