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被注入了更多丰富的元素,市民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了,中小型超市及24小时便利店的出现满足了不同生活习惯的市民在不同消费时段的需求。而随着近年各类连锁超市、便利店的大量涌现,这种方便、自在、自由、齐全的选购消费模式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协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琐碎事务,成为与消费者密不可分的便利经营模式。
>随着市场扩张的步伐不断加快,战线的拉长,市场布点由以往选择在人流密集的主流街道发展到今天的主流社区,作为这样分布在不同区域,规模有限的连锁性的企业,每天都会产生出大量的业务数据,而这些关键的数据信息就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产之一。由于分店的大量开设,大量IT设备的投入大大提升了各运营平台的高效作业的同时,采取连锁作为业务拓展模式的便利店或超市的企业,如何更加有效解决各分店的数据安全与实时监控等基于数据方面的问题随着战线的拉长而逐渐暴露出来。
>连锁型企业普遍存在的数据安全“隐忧”?
>鉴于连锁超市和24小时便利店的特殊性,24小时无间断的经营使得数据每时每刻都在更新当中, 所以每天结算时的数据量都非常之大。数据量巨大,换言之涉及的金额也自然大,可以想象,在以大量POS机结合数台PC服务器作为中小型连锁型超市或便利店主要的IT建设架构,这种类型的企业大多数都是对于数据安全在容灾系统方面的“忧患”意识淡薄。试想一下,如果POS机或文件服务器损坏导致数据全盘丢失,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损失?数据的安全问题对于任何行业而言,极其重要;数据容灾对于这样一个数据每天都在更新、增多的连锁性企业而言,更是不容忽视。因为如果机器发生故障,不仅仅是当天收入的损失,还会导致第二天的工作也迫使暂停。
>下面让我们看一些比较有说服力的例子:
>忽如其来的灾难与毁灭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中心双子大厦遭受了谁也无法预料的恐怖打击。在忽如其来的灾难与毁灭发生前,约有350家企业在世贸大厦中工作。事故发生一年后,重返世贸大厦的企业变成了150家,有200家企业由于重要信息系统的破坏,关键数据的丢失而永远的关闭、消失了。其中的一家公司称,自己要恢复到灾难前的状态需要50年的时间。
>这些灾难的发生或许是偶然而难以预料的,但是,对灾难的预防却绝对不应该是一个偶然的话题。
>据IDC的统计数字表明,美国在2000年以前的10年间发生过灾难的公司中,有55%当时倒闭。剩下的45%中,因为数据丢失,有29%也在两年之内倒闭,生存下来的仅占16%.国际调查机构Gartner Group的数据表明,在由于经历大型数据灾难而导致系统停运的公司中,有2/5再也没有恢复运营,剩下的公司中也有1/3在两年内破产。以上所有真实的例子都充分表明,数据信息对企业的生死存亡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比企业的人才更应得到重视和保护。
>容灾的实质是确保永不停顿的业务运营
>Fred Alger基金管理公司的总部设在世贸中心北楼的93层。在上个世纪90年代,Fred Alger曾是美国业绩最好的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它旗下的“光谱共同基金”(Spectra mutual fund)的年均收益率曾达到让人惊羡的29%.
>2001年9月11日上午发生恐怖袭击后,该公司正在上班的35人全部遇难,老板David Alger也在其中,这对Fred Alger公司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所幸的是,该公司居安思危,在繁荣期建设的IT系统早早就考虑到容灾的需要,在50英里以外的新泽西中心区建有一个数据备份点。“9.11”过后的第三天,该公司幸存无几的人在那里发现,袭击之前所有的交易记录和所有的研究报告都有详细备份,并被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这为他们日后企业重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类似的故事令全世界在一夜之间认识到,金融市场的数据备份和交易备份绝对不能缺少。同样道理,一个稳定且安全的存储环境,在追求不间断营业和数据量惊人的24小时便利店及超市看来难道能缺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