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标准 SHARE78的定义,灾难恢复解决方案可根据以下的主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而分为七级,即从低到高有七种不同层次的灾难恢复解决方案。可以根据企业数据的重要性以及您需要恢复的速度和程度,来设计选择并实现您的灾难恢复计划。
>备份 /恢复的范围
>灾难恢复计划的状态
>在应用中心与备份中心之间的距离
>应用中心与备份中心之间是如何相互连接的
>数据是怎样在两个中心之间传送的
>有多少数据被丢失
>怎样保证更新的数据在备份中心被更新
>备份中心可以开始备份工作的能力
>在 1992年Anaheim的SHARE78,M028这一会议报告中,自动的异地远程恢复任务被定义有七个层次:
>Tier 0 – 没有异地数据(No off-site Data)
>Tier0被定义为没有存储信息和建立备份硬件平台的需求,也没有发展应急计划的需求。数据仅在本地进行备份恢复,没有数据送往异地,这种方式是最低成本的灾难恢复解决方案。事实上这种灾难恢复并没有真正灾难恢复的能力,因为它的数据并没有送往远离本地的地方,而数据的恢复也是利用的本地的记录。
>Tier 1 – PTAM卡车运送访问方式 (Pickup Truck Access Method)
>Tier1的灾难恢复方案必须设计一个应急方案,能够备份所需要的信息并将它存储在异地,然后根据恢复的具体需求,有选择地建立备份平台,但不提供数据处理的硬件。
>PTAM是一种被用于许多中心的备份的标准的方式,数据在完成写操作的一些时候,将会被送到远离本地的地方,同时准备有数据恢复的程序。在灾难发生后,一整套安装需要在一台未开启的计算机上重新完成。系统和数据可以被恢复并重新与网络相连。这种灾难恢复方案相对来说成本较低(仅仅需要传输工具的消耗以及存储设备的消耗)。但同时有这样的问题,那就是难于管理,即很难知道什么样的数据在什么样的地方。
>Tier 2 – PTAM卡车运送访问方式+热备份中心 (PTAM + Hot中心)
>Tier2相当于Tier1再加上热备份中心能力的进一步的灾难恢复。热备份中心拥有足够的硬件和网络设备去支持关键应用的安装需求,这样的应用是十分的关键的,它必须在灾难发生的同时,在异地有正运行着的硬件提供支持。这种灾难恢复的方式依赖于PTAM方法去将日常数据放入仓库,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数据再被移动到一个热备份的中心。虽然移动数据到一个热备份中心增加了成本,但却明显降低了灾难恢复时间。
>Tier 3 – 电子链接 (Electronic Vaulting)
>Tier3是在Tier2的基础上用电子链路取代了卡车进行数据的传送的进一步的灾难恢复。接收方的硬件必须与主中心物理地相分离,在灾难发生后,存储的数据用于灾难恢复,由于热备份中心要保持持续运行,增加了成本。但消除了传输工具的需要,提高了灾难恢复速度。
>Tier 4 – 活动状态的备份中心 (Active Secondary中心)
>Tier4灾难恢复具有两个中心同时处于活动状态并管理彼此的备份数据,允许备份行动在任何一个方向发生。接收方硬件必须保证与另一方平台物理地分离,在这种情况下,工作负载可能在两个中心之间分享,中心1成为中心2的备份,反之亦然。在两个中心之间,彼此的在线关键数据的拷贝不停地相互传送着。在灾难发生时,需要的关键数据通过网络可迅速恢复,通过网络的切换,关键应用的恢复也可降低到小时级或分钟级。
>Tier 5 – Two-Site Two-Phase Commit
>Tier5在Tier4的基础上管理着被选择的数据(根据单一commit的范围在本地和远程数据库中同时更新数据),也就是说,在更新请求被认为是满意之前,Tier5需要生产中心与备份中心的数据都被更新。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种情景,数据在两个中心之间相互映象,由远程two-phasecommit来同步。Tier5为关键应用使用了双重在线存储,在灾难发生时,仅传送中的数据被丢失,恢复时间被降低到分钟级。
>Tier 6 – 0数据丢失 (Zero Data Loss)
>Tier6可以实现0数据丢失率,同时保证数据立即自动地被传输到恢复中心。Tier6被认为是灾难恢复的最高的级别,在本地和远程的所有数据被更新的同时,利用了双重在线存储和完全的网络切换能力。Tier6是灾难恢复中最昂贵的方式,但也是速度最快的恢复方式。
>Tier 7 – 0 数据丢失,自动系统故障切换
>第 7层和第6层实现之间的区别是,当一个工作中心发生灾难时,第7层实现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跨站点动态负载平衡和自动系统故障切换功能。现在已经证明,为实现有效的灾难恢复,无需人工介入的自动站点故障切换功能是需要一个需要被纳入考虑范围的重要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