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存储单位成本下降的同时,运营费用却在不断地增加。其中,一部分费用是为了增加数据的保持力,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针对缝隙市场的存储解决方案的增多。这些解决方案为实现同样的存储功能,但需要不同的管理工具,使用重复的存储和网络资源,而且响应变化的能力差。为了去除这些方案,我们需要采用面向服务的方法。
>那么原来的方案和面向服务的方法之间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看几个缝隙市场存储解决方案的例子。
>一种是单片存储阵列,它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缝隙市场解决方案,仅有几个存储厂商能够生产,但它能够满足非常重要任务的存储需求。它的可用性很好,因为它有多个存储处理器,连接到同一存储缓存上。因此,一两个存储处理器故障并不会造成数据丢失或无法访问,因为其余存储处理器还能继续访问全局缓存(需要正确配置可选路径)中的数据。
>另一种缝隙市场方案是有两个处理器的模块化存储阵列。它的两个处理器之间没有共享的全局缓存,每个处理器都有自己的缓存,为了避免当一个处理器故障时导致数据丢失,它在写操作时在另一个缓存中做了镜像。如果一个处理器发生故障,那么就会失去一半的缓存、一半的处理能力,以及连接到故障控制器上的所有存储端口。此时,如果让它继续工作,就有可能因另一个处理器也故障而导致缓存中的数据丢失。这种存储阵列为只需要很少连接端口而无需远程复制的开放系统而设计。
>NAS是另一种缝隙市场解决方案,它提供共享文件访问。在大多数情况下,NAS系统存储的内容都分模块排列,因为它运行在开放式系统上,不需要大量连接,而且由于它没有文件复制功能,也不需要基于控制器的复制。
>最近,我们可以看到,新型存储解决方案正在增多,它们实现的功能同样是磁盘到磁盘备份(虚拟磁带库)、内容存档、近线存储、数据库优化、Thin Provisioning(存储资源随需分配)等。它们是厂商私有的解决方案,但能整合其他厂商的模块化阵列。
>采用面向服务的方法来实现存储将能够满足以上这些需求,它将这些存储解决方案转换为服务,能够在异构存储设备上的通用平台上运行。例如,不是为每个特定的厂商硬件开发复制功能,而是通用平台上的复制服务。它还能使这些解决方案在统一的管理下一起工作。
>那么,应该怎样开发面向服务的存储解决方案来满足这些需求呢?日立在这方面首先做的是,将高可用性、多处理器、全局缓存控制器分别从单片存储器阵列的后端磁盘阵列分离开。这使得企业级附件USP控制单元能够通过标准FC接口虚拟地面向任何厂商的磁盘阵列。现在,模块化的磁盘阵列就可以使用所有这些大型的企业级存储系统功能了。然后,我们再添加文件服务。因为我们使用了企业级的存储控制单元体系结构,它具有高性能和很好的可扩展性,所以我们能够继续为这个平台添加功能,使它能够满足所有连接到该平台上的存储附件需求。
>虚拟化已经不是新闻了。它将被面向服务的方案所替代,但虚拟化对于实现面向服务的存储非常有用。和面向服务的存储解决方案(SOSS)并列的还有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和SOI(面向服务的基础架构),它们共同构建动态数据中心。SOA能减少应用程序开发和管理的成本,但它需要SOI和 SOSS的支持。